上汽大通怎么样?为什么上汽大通投诉那么多?

  • 发表于: 2023-02-20 10:16:13 来源:今日热点

上汽大通,隶属于中国汽车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,上汽集团。原本主打商用车路线,叫上汽商用车。后来改为上汽大通。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,深感无力。普通员工晋升困难,公司里多是一些原上汽通用,上汽大众的老人,关键位置全部把持。社招员工基本就是被剥削的命。圈子文化,报团现象非常严重。

上汽大通车质量差,买完之后也没有办法。你现在只能去进行一个索赔进行免费的更换发动机或者是维修。现在车卖了,之后会赔好几万。

在2023年1月份,销量最好的上汽大通MAXUS G50,数据仅仅是387辆,销量数据一降再降,而D60月销量仅仅为5辆。

看着销量下降,有人质疑上汽大通“商乘并举”的战略是否有错,这个其实无容置疑,长安欧尚也是从商用转型而来,获得成绩不错,说明“商乘并举”完全可行。

问题是,上汽大通有些用力过猛了,从网站上看,目前上汽大通新能源车型有4款,三款电动一款氢能源;MPV车型有6款;SUV车型有4款;皮卡车型有5款,还有若干款具有优势的房车,轻客。

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车辆的质量不过硬,投诉量简直让人发狂,故障五花八门,数量繁杂,到搜索引擎上输入“上汽大通 故障”,然后你每天看1000条,也需要40多天才能看完,这么少的销量,这么高的投诉,如果还能有回购的车主,那得是对上汽大通有多深得感情,这个感情深厚的消费者,有么?

上汽大通得人员总是强调,现在企业很艰难,但这艰难不是市场造成的,而是企业自己造成的,无论是战略布局,还是产品质量,上汽大通都很难让人用户满意,车海战略那是早就过时的主张,个性化设计、高品质是现在消费者衡量一款车型值不值的标准。

并且,更值得注意的是,产品线越多,企业需要投入也就越多,如果做到精细化的服务,就需要更多的人员,显然上汽大通现在的利润,还不能支持他人员无限扩编的需求,人员不够,就造成了服务质量的下降。

在行业向好时,疯狂扩张上车型,导致工程人力完全不够,但管理机构却很臃肿,“挑战”、找事能力一流,因而真正干活的工程师疲于应付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无法专心做技术,无法保证车子品质。质量管理也形同虚设。企业氛围和文化很差,很多人不是为产品质量负责,不是为了造出好车或者解决问题,只是为了“完成”项目或者甩锅,号称“后墙不倒”,没有开不了的阀,为了节点可以牺牲一切。从内到外,都不能保证造出好车。开过所有的车型,都有问题,或大或小。支持过售后,工程+4S店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。就是一个在行业向好时大跃进然后发出了一些声音的品牌,因为多少靠上汽,比众泰、力帆等好一些,但随着行业下行,很快就会露出真面目。